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创建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
bet365app中文:http://www.datangqingfang.com    来源:    创建时间:2018/3/5 16:01:29    

2015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面对全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未富先老”“未备而老”特征突出的严峻形势,立足广西独特的生态、气候、区位资源优势,把握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新形势,在全国率先开展省(区)级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模式、新经验,实施“1234”政策创建和体制创新,重点开展创建“一个体系”、统筹“两个维度”发展、实施“三项改革”、探索“四个创新”等主要工作,有效推进了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主要做法

1、创建“一个体系”

主要是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生态环境。重点是开展“1+1+15”配套行动,出台试验区建设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同时开展15项重点配套政策制定工作,完成了试验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自治区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建设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意见》和《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2016—2020)》,提出了创建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总体思路和改革方向,明确了试验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和重点任务,确定了广西养老服务业“一核四区”的发展空间布局。同时,自治区各组成部门在财政、金融、用地、医疗、税费、保险、人才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共制定出台15个系列配套政策,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统筹 “两个维度”发展

试验区建设坚持“两条腿走路”,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在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民政养老服务“托底”保障作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养老产业,推动养老服务多业态融合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

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方面,进一步强化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1521养老服务示范工程”(即在自治区本级建成1所1000张床位以上的综合性养老示范机构,各设区市建成1所500张床位以上的专业性养护示范机构,每个县建成1所200张床位以上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每个乡镇改造或者新建1所100张床位以上的区域性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和“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以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为重点,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建设集养老护理、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实现居民就地就近养老。

在养老产业发展方面,依托广西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发展长寿养生、休闲养老、康复疗养等特色养老产业,把养老服务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自治区的统一规划,广西养老服务业发展构建“一核四区”格局,即打造建设南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核心区、桂西养生养老长寿产业示范区、桂北休闲旅游养生养老产业示范区、北部湾国际滨海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区、西江生态养老产业带示范区。同时,在重点地区着力推进集聚发展,形成以点带面,整体发展态势。南宁、桂林、河池等8个地区依托各自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率先规划建设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与旅游、民族医药、房地产、现代农业、文化体育等融合发展,逐步形成特色养老产业新业态。同时,各地积极发展长寿养生、滨海旅游、康复疗养等各种“候鸟式”养老模式,引进和培育养老服务集团和龙头企业,实现养老服务品牌化、规模化,以龙头企业带动养老服务业集聚发展,构建主导产业突出、关联企业集聚、规模效应彰显的产业集群。

3、实施“三项改革”

(1)全面推动养老机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一是推进公建民营改革,解决公办养老机构活力不足的问题。将公办养老机构委托社会资本管理和运营,有效激发了养老机构活力,实现养老机构转型升级。二是大力实施公办养老机构“软硬件”提升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造和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提升硬件环境;同时,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机制。自治区先后制定出台《广西老年人能力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管理暂行办法》,采取老年人能力评估分类、机构分等级管理等一系列组合措施,有效提升养老机构精准服务和星级服务意识,公办养老机构床位得到进一步盘活,提高了公办养老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2)全面推进医养结合试点改革。自治区印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南宁、贺州、百色被列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其他设区市选择确定1个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统筹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工作。自治区民政、卫生计生、人社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构建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全面取消医疗机构定点资格审查,将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设立家庭病床,将家庭病床医疗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一批医养结合试点机构如广西重阳老年公寓、广西社会福利院、桂林夕阳红养老中心、柳钢康复护理院、贺州广济康复养老院等在医养结合工作领域进行了先行先试的探索,为全区提供了许多新经验和新模式。

(3)推动养老服务业体制机制的改革。一是全面放开养老市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民办养老机构补贴政策,提高建设补贴额度(从原来的3000元/床提高到5000元/床),增加运营补贴内容,并将补贴对象扩大到所有营利和非营利民办养老机构,极大调动了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的积极性。二是推进“互联网+”养老,全面建成和使用广西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自治区、市、县和养老机构四级信息互联互通。各级民政部门依托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了快捷高效的监管体系。三是推进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包括老年人能力等级评估、机构星级评定、老年人宜居社区建设、临终关怀服务等标准体系,全区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发展、科学发展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4、探索“四个创新”

(1)创新养老服务多业态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养老+N”多业态融合发展,促进了养老与旅游、民族医药、房地产、现代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养老产业新业态。

(2)创新养老服务业投融资模式。自治区民政厅与国开行广西分行深度开展合作,为养老服务机构解决信贷融资提供了新的平台;自治区设立规模达到1000亿元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为现代服务业中的养老机构、养生养老健康产业链等重点领域和项目提供支持,有效缓解了养老服务业资金短缺的困难。区内有些健康养老企业通过“新三板”成功上市融资,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

(3)创新养老用地模式。各市依托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创建等工作,结合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政策,积极探索和创新养老服务业低成本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方法和途径,解决养老服务业“用地难”的问题。

(4)创新养老服务的供给方式。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需求为导向,各地开始进行智慧养老、候鸟式养老、信息化养老新模式的尝试,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云计算、可穿戴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推出时间银行、志愿者服务和“滴滴养老”等个性化、定制化的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提升了老年人养老服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经验效果

1、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完善

截至2016年12月,广西每个市县已基本建成1家公办福利院或养老院、1家以收养孤老优抚对象为主的光荣院,每个乡镇建有1家以上敬老院,建成各类收养性养老服务机构1500余家。全区养老床位数达到17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24张。全区各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及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总数达到1000个以上。全区城市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72%和46%,政府养老服务的“兜底”保障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2、健康养老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广西创建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全面放开养老市场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发了各地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潮。国内知名养老企业先后到广西考察调研养老产业市场,规划布局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其中部分企业已经完成考察调研并开始在南宁、桂林等市实施项目布局和项目落地。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边关风情旅游带等旅游风景重点区域以及25个长寿之乡,一批集养生养老、医疗保健和休闲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基地初步形成,吸引众多的国内外老年人到广西开展养老。一批大型养老产业项目已经落地实施建设。2015年以来全区各地共引进社会资本40多亿元参与养老服务业,新增中高端养老床位5000多张,具有广西特色的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3、养老机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效果明显

截至2016年12月,全区共有80多家公办养老机构参与实施公建民营改革,共引进社会资本2亿多元。公建民营改革工作得到全面深入推进,极大地激发了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公办养老机构通过社会资本的注入和运营机制的转换,活力得到激发,服务水平得到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双提高。